(全息讯)2023年4月8日,在千年古都开封宋煌北宋官瓷柴烧研究基地,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典隆重举行。随着窑门开启,108件历经72小时古法柴烧的北宋官瓷珍品惊艳亮相,标志着这项失传八百余年的宫廷绝技正式重焕生机。
【古法新生:千年窑火再续传奇】
上午10时许,在开封市政协秘书长周海英、河南省陶瓷协会会长杨德林等政商学界代表见证下,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芳魁执礼开窑。首件编号001的官瓷作品甫一亮相即引发惊叹——釉色如玉温润通透,冰裂纹理错落天成,完美复现故宫馆藏珍品风韵。本次开窑成品率仅15.7%,严格遵循"十窑九不成"古训,残次品当场按传统规制砸碎处理。
【科技破译:四十年攻坚终现曙光】
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,北宋官瓷曾因"紫口铁足""金丝铁线"等绝技独步天下。自1980年代启动复烧工程以来,匠人们攻克"薄胎厚釉"技术壁垒,将成品率从不足5%提升至80%。本次采用的宋代双火膛柴窑,以6立方米炉膛承载1350℃烈焰,全程使用果木炭精准控温,重现《天工开物》记载的"火照定温"秘技。
【文化赋能:宋韵体验激活传承】
活动现场特设非遗体验区,来自郑州的游客李女士捧着尚带余温的茶盏感慨:"触摸着穿越千年的温度,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厚重。"开封市文联主席甘桂芬表示,此次柴烧成功标志着官瓷制作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重要跨越,下一步将筹建官瓷文化产业园,打造"活态传承"新模式。
据悉,本次开窑精品将遴选部分捐赠故宫博物院,其余作品将通过数字藏品等形式实现文化价值转化。随着宋文化体验游持续升温,这项承载着中华美学基因的古老技艺,正以创新姿态续写新的传奇。
图文:王蕾
编辑:谢迪
编审:王翔


